由江西省委改革办主办的“2021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评选”社会投票通道已开通,热忱欢迎广大公众参与投票。
投票规则
1、关注“江西改革”微信公众号(官方唯一投票通道),在公众号栏目条上找到“2021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投票”,点击进入投票界面。
2、投票时间从1月23日上午8:00开始,到1月29日晚23:30结束。每天投票时间为8:00—23:30,其余时间为系统维护期,投票通道关闭。
3、每个关注用户只可投票1次,最多勾选10个案例,超过10个以上的为无效票。
4、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,不委托任何单位、任何个人从事与投票有关的一切活动,禁止任何刷票行为,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参评资格。各地各单位要严格遵守评选纪律,严禁弄虚作假,确保整个投票过程井然有序,保证评选活动公平、公正。
30个案例目录
01
江西建成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市(报送单位:省政府办公厅)
推进中介服务管理体系改革,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,实行中介机构入驻“零门槛”、服务选取“多渠道”、服务质量“实时评”、服务流程全监控、服务质量有奖惩,开启了“一网选中介”服务新模式。
02
江西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促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(报送单位:省金融监管局)
制定全国首个绿色票据标准和认证规范,发布全国首个绿色市政债标准研究成果,推出国内首个碳中和信托产品、首批中长期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和首个中医药研发费用损失保险,推进碳配额质押贷款、林业碳汇价值保险等碳金融产品创新。
03
江西探索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“揭榜挂帅”制度(报送单位:省科技厅)
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分类机制,建立财政资助制度,健全全链条管理体系,引导产业链技术升级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、地市联动推广应用,实现了从竞争拿项目到竞争出成果、从谋求发论文到解决真问题、从论资排辈到不拘一格的三大突破。
04
江西推进“百户混改攻坚”助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(报送单位:省国资委)
坚持把准改革方向、尊重市场规律、深度转换机制、强化全过程监管,积极稳妥、分层分类、圆满完成“百户混改攻坚行动”,实现完善公司治理、转换经营机制、提升运营效率目标。
05
江西推进“产业链链长制”改革走深走实(报送单位:省工信厅)
聚焦纾难解困、融合联动、创新发展出台改革举措,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走深走实,有效提升全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、协同性和竞争力。
06
江西推进科研经费管理“放管服”改革(报送单位:省财政厅)
围绕简化预算调整、采购流程和资金拨付程序,规范时间节点、用款自主权和过程管理,开展差旅费包干,支持项目和经费包干试点,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,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米”,助力科技创新“跑出加速度”。
07
江西应用区块链推动不动产登记“一链办”(报送单位:省税务局)
探索“区块链+政务服务”的运用场景,基本建成基于税务总局基础链、省级税务区块链节点、省税务局区块链节点为三大核心组成的“不动产交易登记+税务”区块链格局,实现了免纸质证明、免现场签章等“零材料、零填报、零次跑、零距离”办理,办结时限由线下5天压缩到线上1天。
08
江西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(报送单位:省民政厅)
聚焦解决“养老点位”问题,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建机制、强刚需、扩供给、补短板、创品牌、促提升,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提升。
09
江西奋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高地(报送单位:省教育厅)
建立全域推进“大格局”,打破制约发展“天花板”,树立创新发展“新形象”,提升服务地方“贡献度”,全省职业教育呈现重大战略有行动、脱贫攻坚有担当、落实就业有办法、高职扩招有实招、服务发展有亮点的良好态势。
10
江西在全国率先启动“湿地银行”建设试点(报送单位:省发改委)
完善湿地总量管控机制、建立“湿地银行”运行保障机制、创新湿地占补平衡指标形成机制、健全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在万年、进贤、都昌等7个县开展“湿地银行”建设试点,促成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额近3000万元,成为全国湿地生态治理和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范。
11
江西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(报送单位:省自然资源厅)
出台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,构建“政府主导、政策扶持、社会参与、市场化运作”生态修复机制,形成“生态修复+土地整治”兴国模式、“生态修复+红色旅游”永新模式、“生态修复+绿色景观”彭泽模式。
12
江西全力打造“江西绿色生态”区域公用品牌(报送单位:省市场监管局)
探索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,健全完善品牌培育和保护机制,全力打造“江西绿色生态”区域公用品牌,助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,有效提升江西绿水青山的底色和金山银山的成色。
13
江西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规范管理(报送单位:省农业农村厅)
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、调查先行摸清底数、分类推进稳慎改革、技术支撑数字赋能,实现了掌握一批基础数据、形成一批管理制度、探索一批“宅改”模式、盘活一批“两闲”资源、建设一批秀美乡村的成效。
14
江西推进武功山协同立法的创新与实践(报送单位: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)
探索统一规定景区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法律责任,设置“协同与合作”章节,建立协商协调机制,涉山三地均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条款。
15
“赣事好商量”干出“好口碑”(报送单位:省政协办公厅)
探索建立省市县联动、形式多样、品牌统一的协商平台体系,采取“固定+移动”“集中+分散”“会场+现场”等模式,构建多层次、广覆盖、更灵便的协商议政工作新格局,打造“赣事好商量”工作品牌。
16
江西文演集团奏响改革发展融合乐章(报送单位:省委宣传部)
探索演艺企业集团化、多元化、专业化、融合化、数字化、资本化“六化”发展新路径,建成文化演艺内容生产、文化服务创新发展、文化资本投资运营“三大平台”,构建演艺企业集团“党建引领、市场导向、一业为主、产业反哺”发展新模式。
17
江西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(报送单位:省委政法委)
创建设区市“十长”和专项组成员单位“三项清单”动态管理机制,探索红色治理工作方法,做实综治中心,推动出台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,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18
江西深化“红色名村”建设让红色基因放射新的时代光芒(报送单位:省委组织部)
从评、建、管三方面发力,紧扣根基在红注重科学统筹,区分地域特色打造集群效应,从严从实把关务求取得实效,建成90个红色名村,实现红色名村在基层党建、经济建设、生态文明、乡村治理等方面走前列、作示范,成为江西农村基层党建的特色品牌。
19
赣江新区探索实施“1+7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(报送单位:赣江新区)
创新在市场监管、城市管理、文化市场、农业、交通运输、生态环境保护、应急管理等领域推行“1+7”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,实现七大领域113个类别1844项事项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集中统一。
20
赣州市对标大湾区打造新时代“第一等”营商环境(报送单位:赣州市)
全域化系统化集成化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,推出“全产业一链办”改革、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改革、“一网通办”数字化改革等举措,打造新时代“第一等”营商环境成效初显。
21
吉安市实施“大改革引领大发展”攻坚行动(报送单位:吉安市)
创新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全动员工作机制、市县乡“三级一体”推进机制、督察督导机制和考评考察机制,以品牌大提升强化系统集成,以基层大评判检验实际成果,成为吉安抓改革、促发展、惠民生的标志性品牌。
22
九江市探索建立“三个一”改革典型推广应用机制(报送单位:九江市)
创新改革典型滚动培育机制、互学互鉴机制、推广应用机制,打通改革由“点上突破”到“线上延伸”再到“面上拓展”的实现通道,促进改革整体效能提升。
23
宜春市系统化推动“微改革”(报送单位:宜春市)
健全机制、强化督导、营造氛围,推出一批针对性强、举措实、见效快的“微改革”,通过小抓手形成大合力,打通改革“最后一公里”,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。
24
上饶市大力推行“人生十件事”联办机制打造“最有温度的改革”(报送单位:上饶市)
推动“出生、就学、个人创业、军人退役、低保救助、公积金贷款、医保、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电水气联动过户、退休、身后”等“人生十件事”联办改革,推动18个部门共71项事项联办,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。
25
新余市社保卡“一卡通”通民生达民心(报送单位:新余市)
创建全国社保卡“一卡通”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,探索“一卡通”应用新路径,实现电子社保卡金融移动支付,推行“区块链+电子社保卡”新模式,使社保卡成为老百姓的“民生卡”“民心卡”。
26
景德镇市以改革思维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(报送单位:景德镇市)
坚持以绿色、创新、开放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,探索出一条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,城市、生态和民生等领域全面转型发展之路。
27
南昌市创新“三大融合”模式助推江西航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(报送单位:南昌市)
探索产业链和创新链、民营主体和军工市场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“三大融合”模式,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,助推江西航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28
贵溪市创新实施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服务新模式(报送单位:鹰潭市)
聚焦工业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目标深化改革,探索推进项目行政审批服务“拿地前”先行介入、“拿地中”并联预审、“拿地后”快速办结的新模式,实现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。
29
上栗县探索创新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(报送单位:萍乡市)
强化改革思维,创新体制机制,下好赣湘交流合作“先手棋”,打好赣湘产业协作“组合拳”,画好赣湘融合发展“同心圆”,走出一条主题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区域合作之路。
30
资溪县创建“两山银行”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(报送单位:抚州市)
借鉴商业银行“存”“贷”理念,建立资源整合、资产运营、资本赋能机制,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提供收储、评估、交易、运营及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平台,有效打通“两山”转换渠道,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。
投票
来源:协调处
微编: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